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过渡时期(1949~1956)与社会主义时期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建国初期的政治与经济

  1. 新政协与《共同纲领》
    时间:1949.9
    • 背景: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发展新中国的筹建
    • 内容:
      • 通过《共同纲领》,规定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 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 职能:
      • 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挥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的功能
      • 代行人大职能
    • 意义:
      • 完成了新中国的筹备工作
      •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体现了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 初步建立起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新中国建立及其意义
    • 内容: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
    • 意义:
      •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 新生政权的巩固
    • 军事上:
      • 继续追缴国民党残余势力,实现了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
      • 抗美援朝,维护了国家安全
    • 经济上:
      • 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濒临崩溃,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 措施:
        •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用3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2)
        • 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土地改革法》)
    • 意义:
      •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 使三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调动了了农民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总结:上述措施基本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巩固了新生政权,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属于一五计划范畴内)

  1. “一五计划”
    • 时间: 1953—1957年
    • 主要任务:
      • 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 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主要成就:
      •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先后建成投产
    • 意义:
      •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 “三大改造”
    • 改造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 主要形式:
      • 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个体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
      •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为全民所有制经济
    • 意义:
      •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1. 第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与54《宪法》
    1. 第一届全国人大
      • 时间:1954.9
      • 背景:
        • 新中国政权得以巩固
        • 国民经济的恢复
        • 正在进行“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
        • 召开时机日益成熟
      • 内容:
        •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选举国家领导人
      • 意义:
        • 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 54年《宪法》
      • 内容: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过程:
      • 1949年9月新政协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全国人大召开之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职能: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
    • 意义:
      • 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民族状况: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过程:
      •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 54 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 内容:
      • 由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 行使自治权力
    • 补充:各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时间
      • 1947:内蒙古自治区
      • 195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959: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1965:西藏自治区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1. 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

    • 背景: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确立起来
    • 时间:1956年

    • 内容:

      • 主要矛盾:
        • 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即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主要任务:尽快地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经济建设:反保守 反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 法制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评价

      • 这次大会对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
        是对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探索;
        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2.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背景: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论十大关系》(1956):主要为经济问题,也包括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

      • 意义:是对苏联经验的借鉴及中国道路的探索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
      •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两类矛盾:
        • 敌我矛盾————对抗性矛盾————实行专政
        • 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矛盾————实行民主
  3. 经济建设的严重失误

    • 历程:

      • “三面红旗”
        • 八大二次会议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国民经济困难
      • 提出八字方针,恢复国民经济
    • “总路线”和“大跃进”形成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时间:1958
        • 内容:
          • 一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矛盾作了新的分析,正式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内主要矛盾问题的正确提法;
          • 二是根据毛主席的倡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点;
          • 三是提出改进党作风、加强党的建设,以及改进管理体制和改进国家工作的任务。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工业
        • 大炼钢铁:
          • 时间:1958~1960
          • 内容:以钢为纲
      • 农业
        • 虚放卫星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特点:一大二公
          • 大:规模大
          • 公:公有化程度高
      • 存在的问题: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 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 严重的经济困难

      • 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 内容: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 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4. 国民经济调整

    • 背景:严重的经济困难
    • 措施
      • 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 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5. 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 1959 发现大庆油田
    • 1964 原子弹试爆成功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党和国家不让我说,那我就不说了(滑稽)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政治与思想理论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 中国将往何处发展,引人关注;文革结束后,后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 “两个凡是”观点的提出
    •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僵化局面,解放思想
    • 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构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2.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时间:1978年底
    • 内容
      •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
      •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 中国人民开始走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 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 意义: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 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

  1. 吸取“文革”的历史教训
    • 文革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意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 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 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凡各种冤假错案
  3.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 内容:
      • 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影响:
      •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4.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 民主党派:
      • 过程:
        •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 影响: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 民族工作:
      • 内容:
        • 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意义:
        • 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 民主建设:
        •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发展扩大基层民主
        • 改变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 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发展

  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 官方定义: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 主要内容:
      •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见“真理标准探讨”)
      •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 社会主义本质论(南方谈话:两个问题)
        • 社会主义的本质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
          •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一国两制(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 地位/意义:
      •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 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背景:
      •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 内容:
      •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评价:
      • 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 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延伸

祖国统一大业

  1.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背景:
      • 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此后几十年,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 过程: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 香港澳门的回归————历史遗留问题
    • 背景:
      • “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综合国力提升
    • 香港回归
      • 过程:
        •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问题与她进行会谈
        • 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 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 意义:
        • 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 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 澳门回归:
        • 1999 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3.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 过程: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
      • 1987年,台湾当局迫于形势,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 意义: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 1992年,“九二共识”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2008年,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经济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背景:
      • 国家农业形势严峻
      • 状况相对简单
      • 农业是中国立足的根本
    • 内容:
      • 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生产制度上:集体生产——→家庭生产
        • 分配制度上:平均分配——→多劳多得
      •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 结果:
      • 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 作用:
      • 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分配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巩固了基层政权
      • 农业得到发展,解放大量劳动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背景:
      • 企业缺乏自主性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 时间:
      • 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目的:
      •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 内容:
      • 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 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影响:
      •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 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
      •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对外开放

  1. 经济特区(

    • 概念:
      • 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
    • 时间:
      •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 目的:
      • 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 成果:
      • 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2. 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线/面

    • 过程:
      • 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浦东开发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内容:
        • 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 目的:
        • 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 特点:
        • 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知识密集
      • 意义:
        • 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
        • 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 浦东经济开发区
      • 时间:
        • 1990 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浦东,并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 意义:
        • 浦东开发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 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 对外开放的整体格局

    • 特点:
      •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点————线————面)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体系
      • 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不局限于经济交流)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南方谈话
    • 背景:
      •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 时间:
      • 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
    • 内容:
      • 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 本质: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 标准:
          •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否占主导地位
          • (三个有利于)
          •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基本特征:
          •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 意义:
      •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过程:
      • 南方谈话
      • 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1997 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 21 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过程:
      •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 1986 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始了漫长的复关过程
      •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国的艰苦谈判
      • 2001 年 12 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1世纪对外开放的成就)
    • 意义:
      • 国内:
        • 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国际:
        • 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 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 建国初期的外交三大政策
    • 背景:
      • 国内:
        • 国民经济形势全面崩溃
        • 正在进行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发展
      • 国际:
        • 二战之后,美苏冷战成为世界突出特点
        • 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
    • 内容:
      • 另起炉灶:
        •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 意义: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建交的时机与条件)
        •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 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 一边倒:
        • 中国在外交上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意义:使得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 ps:一边倒的前提是独立自主;不等于不与非社会主义国家交往
  2. 与苏联建交结盟
    • 过程:
      • 1949 年 10 月 2 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949 年底,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举行中苏会谈。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 苏联政府还贷款给中国三亿美元
      • 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新中国就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意义:
      • 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 是第一次我国的建交高潮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背景:
      • 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 新中国外交陷入瓶颈期
    • 时间:
      • 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内容:
      •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 互不侵犯
      • 互不干涉内政
      • 平等互利
      • 和平共处
    • 意义: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 日内瓦会议
    • 目的:
      •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 时间:1954 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
    • 内容:
      • 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 中国代表团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 意义:
      •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3. 万隆会议
    • 时间:
      • 1955 年,遭遇过殖民主义侵略的亚非 29 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
    • 内容:
      • 面对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以及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吁吁亚非国家撇开分歧,加强团结
      •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同: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目标
        • 异:社会制度,宗教信仰
    • 意义:
      •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 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新局面

  1.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背景:
      •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 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 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时间:
      • 1971 年 10 月 25 日
    • 内容:
      • 第 26 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
    • 意义:
      •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 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中美关系正常化
    • 背景:
      • 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美国处于不利地位,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
    • 过程:
      • 1971 年 4 月,“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 1971 年 7 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宣布尼克松将访问中国,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震惊了世界
      • 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毛泽东抱病会见尼克松。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 《中美联合公报》:
          • 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 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 意义:
          • 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为正式建交奠定基础
      • 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 中日关系正常化
    • 背景:
      •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 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这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
    • 内容:
      • 1972 年,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 意义:
      • 国际上出现了第二次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4.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 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背景: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 内容:
        • 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意义: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
      • 意义: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
    • 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上海合作组织
        • 内容:
          •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性质: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 意义:
          • 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 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发挥了主导作用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 “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 背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 目标:
      • 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 加强国防力量
    • 成就:
      •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 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 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 成就:1973 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 2 号
    • 意义:
      • 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 李四光与地质力学
    • 成就:
      • 1945 年发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正式提出“地质力学”
      • 依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到 60 年代,找到大庆油田等大油田
    • 意义:
      • 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 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证
  4.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过程:
      •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 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I 号”
    • 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5. 生物技术的发展
    • 成就:1965 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 意义:
      • 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 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建国以来文学艺术的发展

  1. 过渡时期(1949~1956)与社会主义时期
    1.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 建国初期的政治与经济
      2. “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属于一五计划范畴内)
      3.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2.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3.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4.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政治与思想理论
      1. 伟大的历史转折
      2. 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
      3. 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发展
      4. 祖国统一大业
    5.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经济改革
      1. 经济体制改革
      2. 对外开放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3.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新局面
    7.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1.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 建国以来文学艺术的发展